幼犬/幼貓健康照護指南

主人可閲讀此健康照護指南,為愛寵提供合適的營養支持,幫助牠們健康成長。

Article

閱讀時間2min

什麼是「免疫空窗期」?

4-12週大幼犬/幼貓會逐漸離乳,並漸漸失去來自母乳中的抗體保護,但自身免疫系統的防禦機制也尚未成熟,就會經歷這一段稱為「免疫空窗期」的關鍵時期,此時期有較高的感染風險。

如何幫助幼犬/幼貓強化免疫力?

當幼犬/幼貓處於免疫空窗期時,這個階段的照顧要格外謹慎,環境中的病原可能嚴重威脅到寵物的健康。因此,營養在這段時期十分重要!建議可挑選含有幫助提升免疫力營養素的乾糧或濕糧,例如:營養複合物包含「維生素C」及「維生素E」,可以支持幼犬/幼貓的免疫系統發展,幫助抵抗病毒入侵。
「睡眠」也是能幫助增強幼犬/幼貓免疫力的方法之一,因此請為幼犬/幼貓準備一個溫暖舒適又安靜的環境,讓牠們擁有充足睡眠、維持健康。

幼犬/幼貓的預防性健康照護:檢查要點

體重追蹤

可使用嬰兒或廚房用的體重計,每天定時為幼貓幼犬磅重;定期記錄寵物體重可觀察成長進程。

植入晶片(永久身分識別)

身分識別相當重要,萬一走失或遭竊,晶片可提供主人的聯絡資訊。在香港,法例規定五個月大幼犬必須植入晶片;雖然暫時貓咪未受規管,但大部分獸醫也鼓勵主人為貓貓植入晶片。現時香港很多獸醫診所都可協助植入晶片。

接種疫苗

幼犬/幼貓會在6-8週大(免疫空窗期開始)第一次接種疫苗;接種前,獸醫會進行完整的醫療檢查,以判定幼犬幼貓的健康狀態是否適合接種疫苗。首次接種後建議每2-4週再補強一次;直到寵物4個月大時,由於自體免疫系統已發展得較為成熟,可根據不同的疫苗性質,定期接種。

  1. 狂犬病疫苗:通常建議一年接種一次。
  2. 核心疫苗:通常建議一年接種一次,目的在預防對狗狗或貓咪來說較為流行及嚴重的傳染病。
  3. 非核心疫苗:不一定要接種,主要視每隻狗狗或貓咪的個別需求、生活模式及居住環境。

體內寄生蟲的除蟲計畫

如絛蟲、蛔蟲、鉤蟲、蠕蟲及原蟲,主要造成脹氣、消化問題、皮毛暗沉等問題;某些內寄生蟲會傳染給人類(尤其是兒童)並造成健康問題。一般除蟲計畫會在幼犬/幼貓約2至8月大期間定期進行,之後固定每年一次。

體外寄生蟲的預防計畫

如跳蚤、壁蝨、耳蟎,會危害幼犬/幼貓的皮膚毛髮,並有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由於體外寄生蟲也會經由人類帶回家裡,即使動物不外出也需要預防。主人應特別注意:除蟲產品屬於「藥物」,請務必向合資格的獸醫診所購買。

幼犬/幼貓的成長階段:飲食建議

很多主人以為「亂撒尿」是貓咪不開心的表現,其實撇除掉環境及喜好因素,如果貓咪開始會在貓砂盆以外的地方排尿(如:浴缸)幼犬/幼貓在不同發育階段需要特定營養素、適當的熱量含量及平衡的礦物質含量,以滿足成長所需並幫助骨骼健康發展。建議使用Royal Canin幼犬/幼貓健康營養系列產品,其中含有可幫助增強免疫系統的抗氧化複合物CELT。

 

★ 幼犬系列

初生期|出生至3週

※此為處方配方,若幼貓有腸胃道敏感等相關症狀,可諮詢獸醫建議並遵照指示餵食及使用。

如有問題請咨詢獸醫,並希望寵物早日康復!

本文章由多位執業獸醫根據臨床經驗共同編輯而成,但無法取代及影響獸醫現場的專業判斷與醫療建議。每一位獸醫擁有專業知識、豐富臨床經驗與治療考量。只有直接接觸每一隻寵物的獸醫才能夠提供最適合的醫療建議與照護指引。

點讚和分享此頁